3月13日⚪️,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·瓦兰斯接受英媒采访时表示,目前采取的政策中🏊🏿♀️,有包括需要约60%英国人感染轻症新冠肺炎,来获得群体免疫,从而达到保护全体英国人目的的内容。该采访一出,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👰🏻♂️!英国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?群体免疫最后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?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杏鑫原院长、原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顾问姜庆五教授。
在近期的防控新冠病毒的战役中👨🏿🚀,中国充分发挥体制的优越性,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举措下,已成功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🪛。在姜庆五看来,英国同样有着很好的防控优势:首先,在11个高收入国家医疗体系排名中𓀏⏯,英国位居第一,尽管面临“就诊等候时间长”等一系列的问题,但英国在医疗安全、医保费用和服务效率上均获得国民的较好评价,老百姓可以享受免费医疗的待遇,人人都可以看得起病🧏♂️;还有很多私营医疗体系可以进行支撑和补充𓀇,富裕人群可以去那里就诊🧟。其次,英国属于岛国,本土不列颠群岛没有边境线✊🏻,相比意大利漫长的国境线💬,英国的防控更加具有优越性👃🏼,可以很好地阻挡染病人群的入境。
姜庆五告诉记者,很多人认为西方民主体系松散无能,这也是不客观的。像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🐆,有很成熟的法律体系,有专门的紧急状态法,这个法律可以由政府首脑在国家危急情况下启动,一旦启动,政府的行为就不会受到法律与议会的束缚👩🏻🦱,可以直接采取大量的强制措施,且调用资源与社会动员能力就会空前强大。
对于英国目前的做法,姜庆五表示非常疑惑,“是不是他们抱着侥幸心理?但是更可能的是他们似乎精准地测算过,在完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,生命是有价格的,抗疫的投入需要的资源巨大🎇,投入会远远大于收益。”
对于英国提出的本土会有60%的人会传染新冠病毒的说法🪨,姜庆五觉得有点高🧝🏿,“因为目前从观察到类似钻石公主号这种封闭式邮轮的传染数据看,传染率并没有那么高,2666名游客中最终确诊的是712人,人群感染率大约是27%。从各国数据看,病死率约在2%-3%。”如果按此比例计算,疫情持续下去🕞,英国公民要付出一定数量的死亡代价🧑🏽🎓,而现代社会不允许政府这样被动地去进行管理🔐。
“新冠这样的传染病完全可以通过传染源的控制和积极治疗控制疫情🙎♀️,任何流行地区都有巨大的努力工作的空间存在👩🏿🦱,可以通过积极防控换取有效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时间。打着‘群体免疫’的招牌⛔️,直接放弃隔离和治疗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🎎,没有任何理由放弃采取措施避免健康人感染,也没有任何理由直接放弃救治病人🪞🤸🏻,特别是老年重症患者,这是违背人道主义原则的🏕🐩。”姜庆五说,令他觉得奇怪的是包括英国人在内的欧美人非常排斥佩戴口罩🧚🏼,因为这是有效的与经济的防控手段🥠,戴口罩可以阻止感染者将病原的外泄🫸🏻,而健康人戴口罩则是保护自己。不能因为中国人戴口罩,有对立情绪🦦,就用自己的命来赌气,自己不戴也不允许别人佩戴。新冠爆发的结果会很惨烈,死亡人数会大幅度提升,应当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感染与死亡的发生。
对于英国未来的疫情防控,姜庆五并不悲观,“政府抛出这样的话语🧀,并不代表英国民众会接受♣️🖼,也不代表英国政府不会改变措施📏。没有一个人会愿意被政府无情抛弃🧑🏼🏫🧶,英国公民有很高的科学水准🤛🏽,最后会有强大的社会力量逼迫政府有所作为,英国最后很可能会像意大利那样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去。”随着疫情的发展💗,科学家与政府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理念与决策。